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活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相应的信息量也呈指数级增长。目前,半导体存储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需求。
生命科学与半导体技术的融合为信息存储带来了新的思路,基于生物介质的各种存储技术应运而生。但这些存储技术大多是通过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数字编码,信息一旦写入就无法修改。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胡涛课题组和国际专家研究小组实现了基于丝蛋白的大容量生物存储技术。该存储技术采用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掺杂和功能化、降解速率可控的天然丝蛋白作为信息存储介质,采用近场红外纳米光刻技术作为数字信息写入方法。
目前,该团队已经使用该技术对《家吃树叶图》、《空谷鸟鸣》等文本、图像、音视频文件进行了记录、存储和“读取”。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
“丝蛋白存储器作为一种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新型存储技术,不仅能像普通半导体硬盘一样存储数字信息,还能提供一个强大的主动生物信息存储平台,用于收集和存储生物信息、人体DNA和血样;并且可以根据预设的信息保密程序实现可控销毁。此外,丝蛋白记忆可以很容易地掺杂各种功能分子,实现功能化,从而增加信息存储维度。未来,通过不断优化和提高其存储容量和读写速率,该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大容量、高可靠性的信息存储技术。"胡涛介绍道。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刘孟昆说:“与传统的紫外光刻和电子束光刻相比,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近场光学技术为纳米尺度的生物材料原位加工和表征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纳米针尖将红外光聚焦在非常小的尺度上,可以修饰丝蛋白,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和读取。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与商用硬盘存储器相当的存储密度和读写速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精彩推荐
-
-
采购拿回扣问题,教你一个小妙招,看看怎么做!
2017-09-18 11:09 广告 阅读
-
-
苦逼的老板,教你一个小妙招,怎么防采购拿回扣!
2017-09-18 11:09 广告 阅读
-
-
海盗船推出新版的 CORSAIR HS60 HAPTIC
2020-10-17 13:43:13 更新 阅读
-
-
微软 Powershell 现已上架 Windows 10 商店
2020-09-05 10:26:22 更新 阅读
-
-
Galaxy Z Fold 2的上市日期定于9月18日,持平 G
2020-08-01 14:41:29 更新 阅读
-
-
戴尔推出灵越 7000 15 的黑色版本,新增 4K OLE
2020-07-10 11:57:25 更新 阅读
-
-
三星Galaxy A71 5G手机在美国正式发布,换上了骁
2020-06-20 11:11:23 更新 阅读
-
-
vivo超大杯X50 Pro+获得3C认证,其型号为V2011A
2020-06-13 09:36:48 更新 阅读